防範登革熱疫情 提醒民眾做好防蚊措施 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

  目前正值登革熱流行期,暑假期間民眾往來頻繁,氣候炎熱偶有降雨,有利於病媒蚊孳生及疾病傳播,均有登革熱流行風險,花蓮縣長徐榛蔚特別呼籲,請民眾於下雨後務必落實「巡、倒、清、刷」,巡視住家週遭環境及家戶內是否有積水處,將積水倒掉;儲水容器應每週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不用時請倒置或清除,減少病媒蚊孳生。如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也請醫師落實詢問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及是否群聚(TOCC),以利及早診斷及通報。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今(112)年截至7月31日,已累計84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臺南市691例、雲林縣115例、高雄市32例、臺中市3例、屏東縣及南投縣各2例,全國病例數近10年以來同期最高。民眾在規劃出遊時,應事先查詢了解各地的疫情情況,民眾前往登革熱流行或蚊蟲較多的地區應做好個人防護及防蚊措施。清除孳生源與滅蚊是登革熱防治的不二法門,請民眾務必配合相關防治工作,以保護自己和家人及社區民眾的健康。
  朱局長進一步指出,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蚊子叮咬對象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周圍環境存在病媒蚊的孳生源,就有可能引發登革熱流行。登革熱的潛伏期通常為4至7天,典型症狀包括突發性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和皮膚出疹等。如果連續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病毒,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
  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有點熱、又有點溼的環境,正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最喜歡的環境,斑蚊的幼蟲喜歡孳生在人工或天然容器的積水內,如花瓶、水盤、廢瓶罐、水缸、水桶、廢輪胎或樹洞、竹筒及植物葉腋積水處。民眾戶外踏青請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機關核可的防蚊藥劑(含有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家中裝紗門和紗窗有助於防止蚊蟲進入室內。登革熱相關資訊可參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國內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撥花蓮縣防疫專線8226975洽詢。(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