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有機講堂和您分享 生態系統服務於有機農田之作物害蟲管理技術

  「生態系統服務」(Ecosystem service)為國際上相當重視的議題,人類的食衣住行皆由自然界的生態系統所提供。在聯合國支持的研究成果指出地球上 60% 的生態系統服務開始慢慢耗損或無法支撐,若情況持續惡化將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從各方面彌補流失的生態系統已成為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生態系統功能健全的農業就好比健康的人類,透過身體自行運作就能抵抗各種疾病,生態環境良好的有機農業不需投入過多外力即可讓農作物健康地生長;相對地生態系統功能衰退的農場就像孱弱的病人,必須依賴呼吸器、藥物或插管來維持生命,也就是農民必須投入更多的農藥肥料以供農作物維持穩定生產。
  縣長徐榛蔚指出,行政院農委會花蓮農業改良場楊大吉副場長近年來致力於有機栽培技術研發及病蟲害共同防治技術研發推廣、與農業機械自動化機具研製與推廣、有機業六級化產業研發與應用、作物健康管理技術推動、原住民產業技術等成果卓著,對於花蓮的有機農業促進貢獻良多。
  楊大吉副場長在講座中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闡述有機農業如何應用生態系統服務管理技術,其中最為有關者為調節服務中的天敵及授粉等服務將影響農作物的病蟲害管理以及影響產量;此外農作物栽培最常遭遇的問題為病蟲害的管理如無法有效控制則造成減產,其次為生產過程造成授粉昆蟲的減少直接影響後續的產量。因此藉由營造農田生態環境,可有效促使天敵與授粉昆蟲得以進入農田,運用自然生態的力量達到平衡確保農田作物生長,可以透過四部曲達成:就是「拈花惹草」增加農田植物多樣性;接下來就會「招蜂引蝶」吸引授粉昆蟲、寄生蜂等;如此即達到「建造天敵的家」,讓益蟲即棲息在農田周圍猶如「遠親不如近鄰」。
  縣長徐榛蔚說,花蓮是有機農業大縣,有機耕作面積居全國之冠,全國1/4農地的有機驗證面積位於花蓮,而孕育出的優質有機無毒農產享譽全球;而花蓮縣更具有良好的天然環境,加上近年民眾重視食安及環保意識提升,推動有機農業不只提升農業價值及農民收入,更能維護環境提升生活品質,還可結合食農體驗發展休閒觀光產業創造商機,推動生活、生產、生態之「三生合一」兼顧並重的永續發展。(記者張麗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