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原民幹部體驗泰雅文化暨鐵牛力阿卡

  花蓮市一連三天的原住民義務幹部組織縣外觀摩研習活動日前圓滿完成,活動繼參觀旅英原住民藝術家優希夫的畫展及蘭陽原創館的原住民生活美學之後,還特地參訪以藝術與人文呈現的泰雅生活館,以及典型農村社區的鐵牛力阿卡,讓此次參加縣外觀摩的原住民義務幹部收穫滿滿。
  上週在宜蘭縣參訪的原住民義務幹部由花蓮市公所主任秘書翁美華偕同原住民行政課長姜靜嫻帶領,市民代表蕭民隆、平島‧部定也全程參與,31日安排前往大同鄉的崙埤社區參觀。大同鄉人口數為六千多人,居民主要民族為泰雅族,人口數維持在五千人左右,泰雅生活館是全台唯一使用原住民母語的館舍。走進館內,映入眼簾的是位在中庭挑高大廳內參照泰雅族用的穀倉模型,穀倉旁的人偶則是象徵泰雅族人的生活意象,而在穀倉前有搗小米用的木杵與臼,立即吸引參訪成員,許多人在穀倉前以搗米的姿勢拍照,還有頭目搗米時唱起豐收歌謠,仿如來到豐年祭的現場。
  泰雅生活館去年底的策展活動是守月文化拾穗影像回顧展,花蓮市參訪團正好趕上3月31日策展最後一天。守月祭是古老泰雅族部落非常神聖的文化,失落已經數十年,為重現這項文化,大同鄉從小米火耕、撒種到收割等農事,一點一滴的還原原貌。而在拾穗影像回顧呈現裡,搭配著相片紀錄和文字敘述,讓大家透過耆老的記憶,認識泰雅傳統文化。

圖:花蓮市原住民義務幹部參訪宜蘭縣泰雅生活館合影。

圖:花蓮市原住民義務幹部參觀泰雅族取苧麻到編織的程序。

圖:持杵臼作勢搗米。

  在觀摩行程裡,特地安排體驗員山鄉內城社區鐵牛力阿卡,這是內城社區非常受遊客歡迎的行程,許多旅遊團來到內城, 都會安排遊客乘坐鐵牛力阿卡遊覽內城的鄉野風光。「力阿卡」,是日語的音譯,指的是用來載重物的兩輪人力手拉車,在過去的農村時期是用來運載貨物的主要交通工具,不但取代傳統的水牛耕作,也能做為載貨使用。解說員表示,隨著時代演變,內城村已漸少種植稻作,改種植其它經濟作物,內城社區發展協會因此組織農民,將農家的鐵牛力阿卡改裝成遊園車,可搭載遊客遊覽內城村,也可推展內城觀光。
  魏嘉賢市長在31日當晚特地來到宜蘭與大家會合,他表示,花蓮市是族群融合的城市,頭目與公部門就像是夥伴關係,彼此協助、相互協調,部落頭目也是公部門推行政策的重要橋梁。魏嘉賢也感謝原住民婦女幹部,他說,公部門人力資源有限,原住民婦女幹部是公部門與部落溝通及傳達資訊的橋梁,不但協助部落裡老弱或貧困家庭生活環境的改善,更在每年節慶時代表花蓮市公所到文健站向長者們請安。這次藉由縣外觀摩研習的活動,希望大家都能收穫滿滿,回到部落能將此行所見所聞和族人分享。(記者張麗英/報導)


圖:到員山鄉內城社區乘坐鐵牛力阿卡。

圖:乘坐鐵牛力阿卡遊覽內城鄉野風光。

圖:導覽人員介紹內城景點。

圖:魏市長31日到宜蘭會合,感謝原住民幹部協助公部門推行政策,也鼓勵大家和族人分享此行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