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花蓮農業文化學習
縣府參訪屏東縣校園神農計畫基地

  碧藍的天、翠綠的農田及純淨的水源,是花蓮得天獨厚的優勢,也為花蓮的食農教育業奠定厚實的基礎。為了落實花蓮食農教育的發展,並同時汲取不同的實務經驗,花蓮縣政府與台灣好基金會協力,主動邀請花蓮縣內國小校長和老師,拜訪台灣好基金會於屏東縣輔導食農教育的學校。
  去(109)年5月,縣長徐榛蔚親自拜訪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請益該基金會執行多年的神農計畫,今年甫始,台灣好基金會李執行長與計畫顧問台灣原味創辦人吳美貌老師及計畫相關同仁,一行到訪花蓮,實地訪查縣內國小場域,為花蓮的神農計畫開始扎根。
  農業處長吳昆儒說明,台灣好基金會協助安排參訪三間學校,分別為四林國小、南州國小及潮南國小。四林國小是屏東縣校地第三大的學校,從食農教育初始的一小塊花圃,到發展出自己的校田,透過的是教育團隊、學生以及社區的合作,有社區的支持,是四林國小食農教育最大的特色。會談中,李禮錦校長表示,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優點,彼此的優點也不一定適用於自己的學校,透過大家討論,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南州國小在台灣好基金會創意教學團隊輔導下,由學校老師吸收並轉換為自身的教學方式,發展成為適合自身學校的教學風格。潮南國小是教育部永續校園,也是屏東縣以食農教育為主題的理念學校,由2名理念教師與教學核心團隊共同推動,校長林秀玲表示,食農教育不僅僅只是「吃」與「種植」,更可以結合其他課程的跨領域教學,給學生可以帶著走的能力。
  徐榛蔚表示,農業是食物的來源,做為建立健康的飲食和農業生產方式的食農教育,更是重要的基礎。台灣好基金會在苗栗與屏東兩地多年的深耕,皆已建構完整的食農教育體系,也希望經由此次參訪行程,揉合彼此的經驗,透過參考不同的實務現場,為學童們帶來更多元的農業文化學習,為花蓮的食農教育發展屬於自己的體系。(記者張麗英/報導)


圖:花蓮參訪團拜訪台灣好基金會於屏東縣輔導食農教育的學校,聆聽簡報。

圖:花蓮參訪團參訪三間學校四林國小、南州國小、潮南國小校田花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