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科舉制度-漁 樵 閒 話

  中國的「科舉制度」,選才取士,在全世界甚少見。科舉始於隋朝,唐宋兩代發展,到明朝成熟,至清末廢除。
  科舉時代很多名號令今人看不懂,諸如:秀才、狀元、舉人、進士、金榜題名、進京趕考……
  科舉分三階段,類似今日考高中、大學、研究所。
  「鄉試」是科考第一關,三年考一次,秋天八月在京城及各省的省城「貢院」內舉行。拿到考試准考證者叫「秀才」,鄉試考中者稱為「舉人」。金榜題名的榜首就叫「解元」(讀音:戒元)。
  舉人可於次年三月參加在京師的「會試」和「殿試」。
  「會試」錄取名單叫「杏榜」,錄取人稱「貢士」,第一名貢士就叫「會元」。
  所有具備貢士資格者,則可參加同年四月的「殿試」。
  「殿試」由皇帝主持及出題,並親自欽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試」只考申論題,考的是「對策」,以測試考生對時局的認知和為政之道。
  殿試錄取名單稱「甲榜」或「金榜」。名單中又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通通賜「進士及第」榮銜。
  「二甲」多人,賜「進士出身」。「三甲」則賜「同進士出身」。
  「二甲」及「三甲」的第一名通稱為「傳臚」。
  常常在中國古書和古裝戲中提到「連中三元」,也就是說一位在地方「府州縣」取得鄉試考試資格的讀書人「秀才」,過關斬將,一連經過鄉試、會試及殿試的考驗,連闖三關,順利通過今日「丙等特考」、「乙等特考」、「甲等特考」,取得高階公務人員的任用資格,實在相當不易。不過,明清兩代科舉制度成熟,有可能「連中三元」,至於唐宋年代不可能出現「中三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