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人生無悔恨-冷 眼 旁 觀

  每到清明就聯想到兩句話。前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似乎對應了,最近以來寒冷東北風確實夾帶不少雨水;可是後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卻又未必,清明有連假,家人不是團聚高興地去掃墓,就是出遠門到處旅遊,看不到有人「欲斷魂」。
  事實上,清明節主要是點醒今人要「飲水思源」,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將向何處?自己來自父母,父母來自祖父母,祖祖輩輩總會有「根」,總歸有「源」。開枝散葉,枝再繁,葉再茂,但深扎大地的根,只有一處。
  這就是融入血脈中與生俱來的「眷念」。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生者尋根,葉落歸根。有人煙處,必有血脈傳承。
  「清明」是中國老祖宗傳下的「做人」道理。
  「清」者:清潔、清廉、清淨,無非就是做人要「清白」。
  「明」字:明事、明理、明法,總歸處世態度應「明白」。
  紅塵滾滾,功名利祿,如果你過於執著,不妨上祖墳祭拜,感受一下墳墓裡的人是怎麼看待你,是喜?是悲?是笑?是哭?
  不管是誰,有多麼的英雄威武、富可敵國、功成名就,這世間終將忘記你的存在,「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慈湖頭寮兩蔣陵寢至今有人主動致敬瞻仰,李登輝的墳塋會是門前冷落車馬稀嗎?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今朝拜祖先,明日子孫拜你。做人「清明」有人拜,「秦檜」的後人還有臉上墳祭拜嗎?
  認知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