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公園水道大改造 營造友善生態河川

  花蓮縣政府近年來積極向中央爭取前瞻基礎建設水環境改善計畫經費補助,已陸續完成美崙溪自國福大橋至花蓮溪出海口段右岸休憩廊道及多元水岸公園環境改善、吉安溪景觀親水河岸營造。為期續延美崙溪及吉安溪前期計畫成果,建構更完善之水岸生態環境,提供縣民及遊客更優質之休憩環境,向水利署爭取經費編列7,800萬辦理「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工程」,以改善南濱太平洋公園隔離水道、串聯南濱海堤休憩廊道、營造美崙溪生態棲地。
  本工程工期為240天,規劃於111年3月14日開工,預計於111年底完工。水環境改善主要內容包含:
  一、南濱太平洋公園隔離水道護岸緩坡化,改善親水環境,恢復自然水岸機能,建構吉安溪雙向生態廊道。
  二、串聯北濱至美崙溪右岸自行車道,新設護欄全長437公尺並整建斜坡步道,提供舒適安全的騎乘路線。
  三、營造美崙溪生態棲地,提供台灣特有種「狐蝠」多樣覓食來源及活動棲息空間。
  花蓮縣政府建設處於111年3月2日晚上7時在花蓮市公有零售重慶市場二樓,舉辦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工程」施工前地方說明會,邀請縣議員、民意代表、在地NGO組織及巴爾巴蘭部落等單位參與交流,傾聽地方意見。
  議員吳東昇表示,為加強沿岸生態保護與防災措施,空曠地希望設置監視器系統,並盼建設處未來將美崙溪分段改善連結至國福橋;另議員徐子芳考量工區範圍較大,施工期間將造成民眾不便,建議採分區動工,務期對縣民遊客干擾程度降至最低。
  吉安鄉東昌村村長魏錦添提醒說,務必加強吉安溪治理計畫與防災措施;巴爾巴蘭部落頭目則指出,太平洋公園中祭祀廣場為原民祭典重要場域,訴求修繕廣場欄杆並留意施工期間重大祭典活動時施工作業之迴避並保持廣場用電穩定性。

水環境改善工程 復育台灣特有種生物
  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水環境改善策略不僅是打造完善的休憩空間,亦將永續生態發展視為核心重點,為避免施工污染水質,於施工前與施工後均將進行水質檢測,並特別採用生態友善工法以塊石舖築改善攔水堰上下游面生物廊道連續性;為求提昇水質環境,南濱公園隔離水道採曲流設計以增加自淨力,另採僱工購料方式於吉安溪流域進行復育台灣特有種魚類「菊池氏細鯽」試驗計畫。
  近期經調查發現,屬瀕絕保育類的台灣狐蝠出沒花蓮市,為積極營造優質棲息環境,將由生態顧問團隊於美崙溪出海口工區進行植栽保全作業,將不良植栽進行擇伐移除並補植台灣狐蝠主食植物「稜果榕」,並利用本工程擇伐移除之喬木置於曙光橋下營造陸蟹生活試驗區,期許未來美崙溪及吉安溪能成為生態更豐富的城市河川。
  預期完工後,洄瀾灣流將呈現新風貌,塑造地標性景點與多元活動空間,融合河口海岸生態棲地營造計畫,落實水環境生態指標並創造河川水域多元價值,使其形成花蓮市與吉安鄉觀光動線網絡,期盼縣民、遊客細細欣賞景觀之餘,也能看見花蓮朝氣蓬勃的生命力。(記者張麗英/報導)


圖:縣府「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工程」施工前說明會。

圖:「洄瀾灣流水環境改善工程」施工期間將封閉南濱道路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