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規颱風3天降雨 近全縣年平均雨量一半
縣府初步研判花蓮舊市區淹水原因並研謀改善

  此次圓規颱風花蓮地區降雨量達大豪雨規模,短短3天累積降雨量達1017(毫米),已接近花蓮縣年平均總雨量(2100毫米)的一半,各地區淹水頻傳,其中包括了花蓮市舊市區低窪地區污水人孔冒水、重慶路以及重慶市場周邊地區淹水。
  為因應本次颱風外圍環流帶來超大豪雨,縣府建設處相關人員於應變中心開設起,即派員進駐花蓮地區水資源回收中心(污水處理場),24小時輪班監控污水處理廠及東昌加壓站污水進流及水位變化情況,以及緊急溢流系統之運作狀況。縣府建設處表示,本次花蓮市舊市區低窪地區淹水,經分析淹水情形及地區範圍後,初步研判為污水及雨水2大下水道系統無法負荷強度大且時間長之強降雨所導致。
  縣府建設處進一步表示,部分媒體所報導的花蓮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雨污水合流問題」,正確來說應是「雨、污水混流問題」,這樣的問題在全國各縣市陸續辦理用戶接管後成為共同問題,主要可能的原因,應是早期(本縣為民國90年以前)興建建築物未進行雨、污水分流設計及查驗,有許多雨、污水共管現象,導致污水家戶接管後,雨水混流一起進入原本僅容納污水的污水管線系統中,導致不堪負荷,才發生水從污水人孔冒出的現象。
  為解決此問題,縣府與內政部營建署積極辦理「污水下水道系統不明水原因調查與對應策略」,並由營建署依據前述調查結果補助縣府5,000多萬元辦理「花蓮地區污水下水道緊急應變工程」,於109年時完成吉安溪出海口、南濱公園、萬壽抽水站、二二八公園等5處緊急溢流設施及即時監控系統,本次圓規颱風強降雨發生時,該5處緊急溢流口都處於「滿載溢排」狀態,顯示緊急溢流系統確有發揮效果,倘若沒有緊急溢流系統之運作溢排,以本次降雨情形,花蓮市區淹水情形恐更為嚴重。
  然而,藉由本次降雨情形,縣府後續會盡速評估既有緊急溢流系統運作效能,以及如何強化溢流功能,期能因應更大降雨所帶來之水量,讓污水人孔冒水現象降至最低,甚至不再發生。
  至於有媒體報導花蓮市區淹水原因是吉安鄉的雨污水流入花蓮市所導致,縣府建設處也表示,大花蓮地區污水系統分為四大主幹管系統(A、B、C、D幹管),其中吉安鄉主要屬A幹管系統,花蓮市則屬B幹管系統(C、D幹管系統分別為美崙地區及新城北埔地區),A、B幹管系統分別於東昌加壓站前的污水1號井匯流後進入加壓站,因此A、B幹管系統原則不互相影響,且2大幹管系統也分別建置有各自的緊急溢流系統,應無吉安鄉的雨污水流入花蓮市導致花蓮市區淹水的情形。
  另有關重慶市場及重慶路淹水問題,因重慶路下方既有雨水下水道是銜接和平路下方的雨水下水道,其行經至重慶路、自由街口後右轉向下游南濱抽水站進入抽水站前池,以此次重慶路及重慶路以西地區淹水,而重慶路以東自由街尚無淹水情形研判,重慶路的淹水與受上游和平排水分區下來的水量過大有關,與自由街下方雨水下水道較無關,且自由街下的雨水箱涵,其設計之通水斷面為24平方公尺,大於原明渠時的平均17平方公尺,又日出大道在規劃時,為預防淹水,特別加大排水側溝斷面,並設計連續式格柵。

盼建滯洪池收納和平排水量 再由南濱抽水站抽水排出
  此次強降雨期間,縣府人員巡視現場與當地民眾反應日出大道兩側皆排水順暢,且無排水溝滿出淹水情事。縣府建設處說明,要改善重慶路下方雨水下水道負荷量過大及造成其周邊地區淹水問題,讓和平排水分區、自由排水分區各自成為獨立系統是一個關鍵,因此縣府目前刻正向內政部營建署提案爭取興建下游滯洪池計畫,未來透過滯洪池可暫時收納和平排水分區上游而來之水量,並以此滯洪池作為南濱抽水站之擴大前池,至一定量時,即由南濱抽水站抽水排出,本次豪大雨造成重慶路周邊地區淹水情形,正說明了興建下游滯洪池之重要性。

南區酸柑排水大禹排水規劃改善
  圓規颱風帶來又大又多的雨量,造成縣內多處地區淹水,縣府將會積極查明淹水原因並研議解決對策,除了花蓮市區以外,中南區包括玉里鎮大禹地區淹水問題,縣府建設處也刻正辦理酸柑排水及大禹排水之治理規畫,並積極評估解決對策中,這幾日建設處同仁除陪同徐縣長至各鄉鎮勘災外,也已著手針對相關災害進行評估、調查、檢測及分析中,希望盡可能改善容易致災地區之問題,使下一次災害來時傷害能降到最低。(記者張麗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