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價值

  猶記得小時候最高興的一件事,就是陪伴媽媽到村裡大廟參加大拜拜的時刻,那一天,媽媽會備齊「三牲四菓」……等豐盛祭品祭拜神明,許多人拿著香很虔誠的拜佛菩薩求福、求平安、豐收……等等,認為這樣的形式就是佛教信仰,卻不知道真正的佛教精神意義為何?其實「佛不是讓人膜拜,祈求的偶像,佛法是佛陀所傳的精神理念,很深奧超越,是值得深思與體會的妙法、真諦,我們每一個眾生皆有責任復興佛法。」
  靜思小語有一段話:「每天做利益人間的好事,每天都有歡喜的心情,這樣人生就有價值了。」每個人的過去人生或許是風生水起,一帆風順,或許是跌跌撞撞,不順利、挫折失敗橫亙,事實上就是未能有一個明確、明朗的方向,因為存在著許多無明的計較、雜念慾望的心態,所為所行的心態亦是以「自己」為出發點,只要自己好,自己得利的自私心態,不能真心誠信的要為社會人群而付出奉獻,發心立願要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所以擺脫不了心中所生的諸般煩惱。每個人難免有其慣性的習性,只要本著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的精神,與人合心、互愛、和氣、協力、就能創造、滋養「大愛」的人生觀。
  證嚴上人曾開示一段話語:人生在世不離「苦」,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皆是苦,所生活的有形世間也在成、住、壞、空的循環中,而人為的破壞加速了環境毀壞的速度,威脅眾生相生命。在此情勢下,慈濟因應社會所需求而建立四大志業、八大法印,發揮慈、悲、喜、捨的佛教精神救拔苦難,而拔除苦難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淨化人心,所以做人道援助的同時也要傳法。
  佛法說深奧是很深奧,融通宇宙,包羅萬象,但是中心精神很簡單,空中妙有。每一個人只要把握生命的價值,有清楚的認知,掌握正確的方向,「甘願做,歡喜受」,每天都在做對人間有益的事,每天的心情都是觀喜的,回想起自己所做的事也感歡喜,這樣就有價值了。」
  雖然身處監獄十多年的歲月,但時刻銘記於心的是證嚴上人以慧思大師對智者大師說:「莫將佛法當人情,莫作最後斷種人」,以此為依教奉行不懈,負起復興佛法之責。(作者/陳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