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絲入筘—噶瑪蘭香蕉絲文化風情」展覽

  「絲絲入筘——噶瑪蘭香蕉絲文化風情」展覽,由花蓮縣文化局主辦、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承辦,訂於3月10日下午2時舉行記者會,下午3時舉行開幕典禮,展覽地點在豐濱鄉新社部落「噶瑪蘭文化展示中心」,展期自3月10日至4月25日止。
  記者會與開幕典禮邀請立德部落歌謠隊演唱;新社部落在地青年歌手沐特‧黎杏透過歌唱演繹傳統歌謠的情愫;而在部落出生、成長、工作的青年歌手龐志豪,除了擔任記者會與開幕典禮主持人外,也將組隊演唱噶瑪蘭族創作歌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開幕剪綵時將以長條狀的香蕉株片,搭配一朵一朵的香蕉絲花進行剪綵,展現噶瑪蘭族特有的香蕉絲文化。
  噶瑪蘭族香蕉絲編織工藝自1960年代以來,歷經了漫漫50多年,從早期式微而文化斷層,一點一滴透過耆老記憶慢慢復振,到現在成為文化產業帶來經濟收入,也隨著復名運動找回噶瑪蘭族的族群認同。「失而復得」的香蕉絲文化不但看見噶瑪蘭族人文風情,同時也反映了時代情境與歷史正義。透過展覽意象、紀錄片、重織、人間國寶等展示,描述深刻的香蕉絲工藝文化復振,並鋪陳噶瑪蘭族的歷史、遷徙、文化、智慧、情感、工藝、在地產品、文創品等,將斷裂二十年的香蕉絲工藝重新連結。
  1990年代初期,部落裡只有朱阿比、潘烏吉、朱阿菊嘗試從織作中尋找已斷層的技藝,老人家堅持用雙手慢慢補綴起斷裂的傳統。住在朱阿比家前的表妹潘阿玉也加入復振編織行列;接著潘烏吉的妹妹潘天利也加入其中。五位香蕉絲技藝復振的先鋒自1996年以來,開始擔任新社部落傳統香蕉絲織作的工藝師,教導部落婦女編織,陸續加入編織團隊的有潘阿末、嚴玉英、陳仁愛、林阿美、許來富、陳秀英、潘金英、潘秀蘭、張鳳嬌、陳文麗、林金花等人。新社部落傳統香蕉絲編織技法,重新落實紮根於部落,斷裂二十年的香蕉絲終於重新連結。
  為了傳承與香蕉絲文化產業的發展,2003年成立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於2005年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希望一群人能在固定的場域空間研究、討論與製作香蕉布。2007年聘請日本國立琉球大學碩士的張秀蔥老師擔任新社香蕉絲工坊經理與工藝師,透過積極研究與了解香蕉絲特性,診斷香蕉絲纖維發霉的原因,最終找到根除發霉的方法,解決香蕉絲發展文化產業的最大障礙。2008年,張秀蔥老師策展的「噶瑪蘭族‧新社‧影像‧香蕉絲」暨紀錄片放映座談會,打開了香蕉絲文化的知名度,鼓舞了新社香蕉絲工坊朝香蕉絲精緻化方向努力,大大增強推動香蕉絲文化產業的信心,奠定產業的基礎。
  香蕉株從種植取纖到編織等複雜工作,是密集的農業勞動,香蕉絲所表現的不只是編織布料與作品,更是充滿了噶瑪蘭族人的汗水、感情、精神與價值。新社香蕉絲工坊發展臺灣獨一無二的香蕉絲編織文化,於2015年香蕉絲編織工藝被登錄為花蓮縣文化資產傳統工藝類。各部落族人的再接再厲,於2017年取得噶瑪蘭族木雕圖紋temiqal、香蕉絲織布工藝ni tenunan tu benina、除瘟祭樂舞kisaiz、女子禮裙tibay等四項「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這四項專用權不但是重要的文化資產,更是噶瑪蘭族文化發展的基石。2019年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榮獲花蓮縣文化薪傳獎,這也是文化薪傳奬首次頒給的團體。
  由於過去遭逢之歷史,噶瑪蘭族被迫夾處在山、海、河、土地的環境中,一百多年來,新社部落在這裡孕育出獨具特色的族群生活樣貌,這樣的「在地性」是本次展覽選址的主要考量;而戶外空間也兼具得以充分展現噶瑪蘭族的文化與情感的「開放性」。透過本次展覽來詮釋香蕉絲傳統技藝、現代應用,並以多部紀錄片展現所對應延伸的歷史故事,期望能藉以增進族人的文化認同,同時吸引社會大眾的參與,來感受、來欣賞、來了解真實的噶瑪蘭族。(記者陳品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