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深耕‧部落結盟
東華原民學院移地學習 促進校際交流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高教深耕‧部落結盟」計畫結合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班課程,在共同授課教師謝若蘭(Bavaragh Dagalomai)與陳毅峰教授規劃安排下,於學期末與靜宜大學原住民族文化碩士班師生在南投眉溪部落「綠生農場」進行三天的移地學習。課程安排瓦歷斯‧貝林(Walis‧Perlin)教授專題講座,課程觀摩與交流學習及賽德克族的碩士班學生以全族語發表學術論文研究計畫,具體落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從部落紮根,建構知識體系的契機。
走在徹底執行自然農業的「綠生農場」裡,參與師生透過農場主人瓦歷斯‧貝林解說與自然共生的農場模式,以及該農場參與相關國際食農教育聯盟的重要性。農場生長的健康茁壯蔬菜水果,養分來自農場以艾草、當歸、肉桂、大蒜與生薑等發酵的營養液,並以生態體系的循環經濟模式,讓作物既能吸收利用,又能增強抵抗力,也確保食物的安全及養分。農場也因應當代飲食多元樣貌,種植許多摘採即可食用的經濟農作物,包含美生菜、芝蔴葉及小蕃茄等。
農場的雞舍、豬舍沒有難聞味道,飼養環境友善。豬舍是以木屑及微生物鋪設發酵床,餵豬吃天然的飼料,如牧草、豆渣和酵母菌,排泄物會被發酵床裡的益菌吃掉,分解成有機肥料,也是循環農業的基礎運作模式。農場的豬取名為巴萊豬(Babuy.Bale,賽德克族語「真正的豬」意涵),由山豬和桃園黑毛豬配種的特種豬,有著山豬長鼻子與粗毛的特徵,又有黑豬體型大、油脂豐厚的優點。
瓦歷斯‧貝林以「合作經濟與小農發展」的專題演講,提到生態是人生活的態度,農業是土地的文化基礎,並提出許多國際相關案例,以及國內的發展現況。瓦歷斯‧貝林本身是具有族群理念與意識的重量級原住民政治人物,課程安排特別邀請他分享「經驗政治與未來家園(民族)的想像」,從在地農業出發,如何與政治結合,包含如何透過關鍵少數的力量串連,爭取族群的權利,以及在不同階段參與政策立法的過程。
為期三天的學習也進行由賽德克族教授級知識傳承耆老,進行傳統藤編製作揹籃以及生命禮俗的兩門課程觀課。耆老教授林清川(Iyung Pihu)帶領同學製作藤編,從植物與文化生態的基礎下,教授藤編揹籃的製作過程,包含材料如何取得、製作成藤片,然後從頭開始的製作過程。另外一間教室,由耆老教授王蔡桂妹(Awe Nawi)講述賽德克族的傳統生命禮俗,傳統的社會裡,傳統祭儀對部落族人在生活上如何形成緊密的關係及在當代如何影響部落。
靜宜大學碩士班一、二年級學生以全族語報告分享自己的學習對民族自治的想像與挑戰,並且介紹研究的方向與主題。學生們不乏許多已經具有各行業工作資歷豐富者,為了民族教育的主權落實努力,以族語書寫簡報,配合全族語的報告內容,以及賽德克知識體系的根基。觀課的師生對於兩門課的全族語深度教授,配合文化講師進行釐清,學生仔細的聽講與全族語討論對話,印象深刻。除此,為民族教育的發展,透過影像拍攝,同步於課程中進行文化知識的保存,更是有利於未來的各級系列教材發展。
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也藉此次機會進行合作需求的諮詢,中心主任謝若蘭教授認為國際原住民族教育的跨國支援與參與之重要性,也透過此次的移地學習,更進一步的理解在現階段的教育主權發展中,如何扮演大學的協助角色,逐步建構從族群主權意識下的民族文化教育與傳承。謝教授也同時以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聯盟(WINHEC)共同主席身分在諮詢會議中強調,國際夥伴關係的發展與串連一方面可以在面臨制度與政策挑戰時提供諮詢與支持,另外一方面在國際上實質的參與並分享臺灣的民族教育發展案例。
此次參與人員包含東華原住民族學院10位博士班學生,跨院教師則包含謝若蘭、陳毅峰、葉秀燕、吳海音等教授,以及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的跨校教師社群吉娃思‧巴萬(Ciwas Pawan)教授。這一趟跨校、跨族群、跨文化的移地學習與部落結盟,讓所有參與師生收穫豐富,也產生更多當前推動的民族教育體制及模式的反思與對話。除要感謝提供專題講座的瓦歷斯‧貝林教授,也感謝賽德克族的民族議會教育委員、前原民會副主委洪良全(Uya)、詹素娥(Lituk)、東華民族發展碩士畢業之伊萬‧貝林(Iwan‧Perlin),以及靜宜大學原住民族文化碩士學位學程的教授林淑雅等人。(本報新聞中心/報導)
圖:瓦歷斯‧貝林(Walis Perlin)(右五)贈送賽德克部落史給參與的師生。
圖:耆老教授林清川(Iyung Pihu)帶領同學製作藤編。
圖:耆老教授王蔡桂妹(Awe Nawi)教授傳統生命禮俗。
圖:東華大學跨院教授與賽德克民族議會教育委員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