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熱喝湯 趁涼下手-漁 樵 閒 話
中國的文字叫「漢文」或「漢字」,不過,中國有相當多的「方言」(地方人的人講的共同語言),同樣的漢文卻各有不同的講法。
台灣的方言很難用漢字表達清楚,必須導引才能搞懂,那是因為台灣人根本沒有自己的「台灣字」,連滿族、藏族、蒙古都還不如。
台灣的先人不乏聖賢哲人,用語相當高明。
「相讓食有偆,相搶若食潘 。」這句台語,很難望文生義。這個「偆」讀音「春」,意即「剩下」;「若」就是「如同」、「好像」;而「潘」讀作「ㄆㄨㄣ」,就是「洗米水」或廚餘的「餿水」,早期農業社會,潘是專們拿來餵豬的。
所以,「相讓食有偆,相搶若食潘 。」翻譯成白話就是:大家相互謙讓,則多少還有剩餘;如果大家搶成一團,那麼跟豬爭先恐後搶吃餿水還有什麼兩樣!
其實,這句台灣話反映在台灣的現實政治,真的非常令人痛心又哀傷。
台灣曾經長治久安過一段時日,經濟和建設也都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那個時期,不正是「相讓食有偆」嗎!從領導人以下皆是謙謙君子,官不貪,民勤致富,社會一片欣欣向榮。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再加上義務教育,窮人大翻身,窮鄉僻壤的阿扁可以上台大、當首都市長、幹兩任總統。過去的大地主土紳,子孫不學好則「富不過三代」。那個年代的社會是公平競爭,社會秩序是謙和禮讓的。
自從政黨輪替後,朝野對立內耗,誰都不想看對手好。連地方也派系傾軋,你爭我奪,相互牽扯。執政者為確保權益,不擇手段專搞選票,並肆無忌憚賞官封侯。其結果,「相搶若食潘」,吃相難看,再怎麼都不夠貪吃,台灣早晚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