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文物整飭工作坊

  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開館有13年之久,除了演藝廳樂舞文化的發展,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秉持博物館所富有之功能: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項,累積的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數不勝數,其中館舍典藏品包括石雕1件、編織2件、木雕17件、織品34件,共計54件,透過典藏室專業典藏恆濕恆溫典藏櫃,達到良善的文物保存。
  典藏被譽為是博物館的核心工作,透過良好典藏環境的營造、專業的管理與維護,才能將珍貴文物進行保存及流傳。每件文物進入館舍後,必須經過檢視、登錄、清潔、修復、攝影記錄、包裝與加固等層層工序才能真正入藏,方能落實博物館保存與傳承臺灣原住民傳統文化的任務。花蓮館目前配置有一位研究及文物保存維護員負責將館舍文物進行館舍54件文物維護工作。
  本次文物整飭工作坊於10月25日至26日二天舉辦,透過專業「授課」與「實務合作」提升文化館員文物保存專業,特別邀請開物國林娟絹老師授課,並邀請連結東區所有館舍共同參與,包括海端館、成功館、奇美館、萬榮館、壽豐館、吉安館等6館館員參與,以「專業知識學習」、「地方實務操作」、「業界經驗分享」三個階段辦理,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藉由專業授課、實際操作等方式,讓學員們對文物整飭有更深入的了解。
  原民處長陳建村表示,文物對於館舍是不可或缺的有形文化資產,期望本次文物整飭工作除了增加館員對於文物保存的專業知識外,也希望透過館際之間的合作增加彼此之間的團隊默契及聯繫,建立未來花蓮縣原住民族文物保存等工作專業團隊。(記者張麗英/報導)


圖:縣府原民處邀請開物國林娟絹老師為文物整飭工作坊授課。



圖:林娟絹老師說明各類文物保存方式。

圖:本次文物整飭工作坊邀請東區所有館舍共同參與,包括海端館、成功館、奇美館、萬榮館、壽豐館、吉安館等6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