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珍貴北管文物借展宜蘭傳藝中心
花蓮借展5件文物 歡迎鄉親前往參觀
花蓮珍稀的北管文物首次借展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憨子弟‧瘋亂彈:臺灣北管藝術大展」,其中花蓮縣文化局收藏的列冊追蹤文物「花蓮福蘭社貢底繡雙龍雙獸方形綵」以及花蓮花蓮社收藏的木雕彩牌於1月20日起開始展出,歡迎鄉親前往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參觀。
早期花蓮縣北管戲曲興盛,市區有「三社一堂」:花蓮聚樂社、花蓮暨集堂、花蓮福蘭社及花蓮花蓮社等北管子弟團,最早從日治時期已有活動的紀錄。這些社團由士紳出資,高薪禮聘名師傳授戲曲,也重金請台北、宜蘭和台南等地的知名繡莊與木雕匠師,製作華麗的刺繡旗幟、精緻的木雕鼓架、彩牌和鑼槓,在廟會排場演奏、踩街或登台公演子弟戲的場面上和其他社團互相較勁,並與各縣市的子弟團戲曲交流,成為老一輩花蓮人印象深刻的美好記憶。
其中從日治時期已相當活躍的花蓮福蘭社與花蓮花蓮社,當年花費鉅資製作的刺繡旗幟與木雕彩牌有幸留存至今。花蓮縣文化局提供展出的列冊追蹤文物「花蓮福蘭社貢底繡雙龍雙獸方形綵」,長206公分、寬135公分,為兩支一對的菜刀旗形式,主要用於北管社團踩街行列中,以間隔各表演隊伍。一面在桃紅色緞布上使用金蔥線凸繡雙龍搶珠和雙獸「麒麟、獅子」,下方繡有花草奇岩;另一面在青綠色緞布上用銀蔥線凸繡「勅封西秦王」五字,四角凸繡蝙蝠面朝中心,空白處平繡纏枝花卉,經台南應用科技大學侯宗炎修復師依據材料研判,雙龍與麒麟、獅子使用的蔥線,具有金、銀等貴金屬成分,應為日治時期的作品,底層緞布則在戰後經過更換與修復。而花蓮花蓮社保存的木雕彩牌,長175公分、寬30公分、高116公分,在北管社團踩街行列裡安排在最前面,使用人力抬扛,供人貼賞、懸掛金牌,以顯示社團的光彩。彩牌以外框、雕片裝組而成,外框造型為蝴蝶形,以如意捲紋為框架,填入各式戲曲故事、吉祥紋飾的透雕花堵,例如:中堵雕刻章回小說《封神榜》「聞大師西岐大戰」的戲齣,右堵則為《三國演義》「回荊州」,劉備娶回孫尚香,趙雲抵擋東吳武將的畫面。彩牌最上面裝飾有南極仙翁和八仙,八仙裡劉海手中拿的銅錢和其中一面麒麟堵內的銅錢,均以墨書寫有「昭和通寶」四字,顯示這面彩牌雕刻於日治時期昭和年間,迄今已近百年,彌足珍貴。
文化局長吳勁毅表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北管藝術大展,向全國15個知名北管子弟團和3個政府文化機構借展文物,花蓮縣借展5件,是近20年來北管文物展覽中第一次有本縣的文物展出。包括由文化局保存的花蓮福蘭社的「花蓮福蘭社貢底繡雙龍雙獸方形綵」、「貢底繡虎橫幅繡旗」、「福迎有緣人、蘭接西方客」和「在世千般計、歸(去來)陰萬事休」白旛,及花蓮花蓮社保存的木雕彩牌。其中花蓮福蘭社的繡旗已於108年至109年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委託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搶救修護完成,正向文資局爭取經費調查研究,俾利發掘其文化資產價值,進而辦理「一般古物」審議,讓社會大眾瞭解這批文物背後的歷史與故事。(記者陳品雯/報導)
圖:花蓮福蘭社貢底繡雙龍雙獸方形綵-正面。
圖:花蓮福蘭社貢底繡雙龍雙獸方形綵-反面。
圖:花蓮花蓮社木雕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