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胃」戰-消滅幽門螺旋桿菌

  年假甫過,花蓮縣衛生局於2月20日辦理「109年花東基金胃癌防治計畫成果暨110年展望聯繫會」,與會人員有臺大醫院李宜家醫師、花蓮慈濟醫院雷尉毅醫師及花蓮縣13鄉鎮市衛生所主任、醫師、護理人員等,主要議題為花蓮縣108及109年辦理胃癌防治計畫,分別檢測1,270人及2,623人,陽性率分別為50%及42%,幽門桿菌除菌率從108年63%提升至109年81%、胃幽門桿菌序列療法的選擇及胃幽門桿菌相關知識新知等。民眾養成良好習慣及生活作息,並注意胃部警訊,及早察覺接受診治,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有家族胃癌史及高風險族群建議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才能保胃健康。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花蓮縣自107年起與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合作辦理「胃癌防治試辦計畫」,並自109年起至110年為擴大照顧花蓮鄉親,積極爭取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本專案檢查分兩年度(109及110年)於本縣各鄉鎮市辦理,110年花東基金挹注經費提供花蓮縣2,900位20-60歲在籍民眾免費「碳13尿素呼氣檢查」,檢測是否患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今(110)年起在籍民眾可向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瑞穗鄉、富里鄉、豐濱鄉、秀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衛生所洽詢檢查名額及注意事項,接受「碳13尿素呼氣檢查」需要禁食2-4小時,透過喝下檢查液(含碳十三的尿素)即可驗出是否感染幽門桿菌,檢測準確度達98%,經篩檢結果陽性者,給予除菌藥物治療並執行複檢,以確保除菌成功;經口服藥物治療成功,可降低50%胃癌發生率。
  朱家祥局長進一步表示,依據衛生福利部108年癌症十大死因統計,胃癌位居國人十大癌死因第8位,胃癌因人體胃部的黏膜細胞異常增生繁殖所致,屬多因素疾病,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重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胃癌患者中有9成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引起胃部持續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慢性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癌前病變出現,最後導致胃癌。
  花蓮縣衛生局再次提醒,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研究也發現,吸菸者比起無吸菸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出2.52倍;長期吃鹽分高且醃製的食物,增加罹患胃癌風險(醃漬食物1.98倍),遠離胃癌的威脅必須從生活做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保胃三招,呼籲民眾一起來保「胃」大作戰:
  ●健康飲食:少吃醃製及煙燻食品,多蔬果、戒菸節酒、避免共用餐具。
  ●規律運動:每週3次、每次30分鐘、每分鐘心跳至少達130下。
  ●及時檢查:如有腸胃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有胃癌家族史的民眾,應定期接受檢查。(記者吳思怡/報導)


圖:醫師向患者衛教幽門螺旋桿菌及預防胃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