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管處放流食藻性白鰱魚改善鯉魚潭水質

  為改善花蓮縣鯉魚潭水質、減緩降低潭水優養化問題,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稱縱管處)委託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黃文彬教授團隊執行「鯉魚潭生態調查評估及工程環境監測分析委託專業服務案」(以下稱本計畫),並於22日上午在花蓮縣鯉魚潭進行第3年度放流「食藻性魚類—白鰱魚苗」3,000尾,期望以生態食物鏈方式進行改善鯉魚潭水質的評估試驗。
  鯉魚潭是一個堰塞湖,水源主要來自雨水及少量來自荖溪的地底伏流。然而,鯉魚潭地區主要降雨季是夏秋的颱風季,其他季節僅有少量降雨。長時間降雨量少,使得鯉魚潭潭中營養鹽在進入後不易排出。縱管處委託東華大學過去5年(105-109年)水質與生態調查結果顯示,水質雖然未呈現惡化之趨勢,且最近期(110年第2季)潭水透明度達2公尺,短期水質指標(卡爾森指數)亦顯示為普養,但是就中期水質指標(藻類相關指數)而言,仍顯示為中養至優養。故為減緩降低潭水優養化問題,本計畫已於前(108)年進行放流白鰱3吋魚苗3,000尾及去(109)年放流黑鰱3吋魚苗3,000尾,共計已放流6,000尾,今年放流白鰱為第3年度試驗工作。
  魚苗放流後,本計畫每季並進行回捕及分析工作,據最新季度(110年第2季)白鰱及黑鰱回捕結果顯示,體長均大於預期成長曲線,表示鰱魚於鯉魚潭的環境適應及生長良好,後續縱管處將持績監測及評估其效果,作為未來擴大執行放魚苗數量來改善鯉魚潭水質之方法。
  本計畫係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之「水產動物增殖放流限制及應遵行事項」進行放流活動,為免魚苗有寄生蟲傳染及細菌感染導致爆發疾病等疑慮,及避免體型太小的魚苗在放流入鯉魚潭時,淪為其他大魚之獵物而造成死亡率過高情形,東華大學團隊本次除向合法繁殖場選購3吋(約8 cm)以上之魚苗進行放流鰱苗外,放流前均已進行細菌及寄生蟲等防疫相關檢驗。另東華大學黃文彬教授表示,從湖泊放養黑鰱及白鰱之相關研究結果中,能有效且直接地抑制微囊藻藻華發生。另研究報告顯示黑鰱及白鰱的存在能限制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並且放養黑鰱及白鰱對水質有淨化作用(降低了水體中的化學需氧量、總磷含量等等)。而黑鰱及白鰱的繁衍需溯流至無人干擾之淺灘環境,鯉魚潭並無此條件供黑鰱及白鰱繁殖,且亦無發現黑鰱及白鰱在台灣湖泊中曾有大量繁衍之紀錄,故無放流黑鰱及白鰱魚苗後會大量繁衍及破壞生態之疑慮。

補充說明:
  營養鹽在此係指硝酸鹽、亞硝酸鹽及磷酸鹽等等,此類鹽類可以提供植物的氮循環及磷循環所需物質,所以水中富含此類營養鹽,可使水生植物及藻類大量成長。然而,藻類過多易形成藻華,當藻類死亡時需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氣,進而使水中生物缺氧死亡,之後這些水中屍體又被分解成營養鹽,最後形成惡性循環。(記者張麗英/報導)




圖:縱管處委託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黃文彬教授團隊,在鯉魚潭放流白鰱魚苗,用來減少藻類生長過多造成潭水優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