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通識請楊成湛中醫師分享
日常生活的中醫養生與智慧

  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5月3日舉辦「通識教育大師典範講座」,請來慈濟醫院中醫師及中醫兒科主任楊成湛,帶來一堂親切的中醫入門課,分享「日常生活的中醫養生與智慧」。楊成湛醫師同時現任慈濟大學助理教授,其醫學專長包括兒科、內科、針灸科。
  楊成湛醫師:「中醫是中庸的傳統醫學!」以「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礙,「望聞問切」作診治手段,中醫著重人的形神調和、身心平衡,其養生觀念是「治未病」。面對患疾時,西醫可能會以抗生素或抗毒藥物直接殺死細菌或病毒;中醫則講求扶正和袪邪。以養魚作比喻,楊醫師認為中醫不只要治魚的病,更要全面改善水族箱的生態。換句話說,它是一種整體觀念,視人體如小宇宙。人體會受環境影響,因此中醫追求「天人合一」,養生進補和飲食必須配合四季變化與環境變遷,因時制宜。
  除了中醫知識,楊醫師亦有提到他在職涯追尋上的掙扎。過去他畢業於慈濟大學生理暨解剖研究所碩士、東華大學電機工程系博士,幾番轉折才走上行醫之路。他認為人生經歷就是如此奇妙,但無論想做什麼,最重要還是擁有健康的身體。過往他遇過40歲中風的年輕病人,非常可惜。因此他建議同學們更要提早注意健康、認清自己的體質,從今開始盡量不熬夜、保持心境愉快、適度飲食和運動,養生從來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
  楊醫師認為養生的實際操作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並逐一介紹各種寒涼、燥熱、刺激性食物的分類。一般而言,陽虛體質要多進補羊肉、核桃、韭菜等;陰虛體質可多吃百合、白木耳、山藥;氣虛可進食人參雞、腎氣丸調理;至於血虛體質,桂圓和紅棗都是不錯的調理選項。最後他亦特別提醒同學,盡量少喝冷飲或進食冰品,這些冰冷食物會損傷體內陽氣、影響五臟六腑、降低循環代謝機能,特別容易引起腸胃不適。
  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張伯浩教授代表東華大學頒發感謝狀給楊成湛醫師,並總結講座表示:「今天的中醫學不只是種經驗的醫學,更引進了西方的科學精神,講求理性和主觀並用,中西合壁。對於離開家鄉來到花蓮念書的大學生們,你們更要照顧好自己的飲食健康,正常作息,提早『治未病』。」(本報新聞中心/報導)


圖:楊成湛中醫師分享生活化的養生知識。

圖:楊成湛醫師「日常生活的中醫養生與智慧」講座海報。

圖:東華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張伯浩教授頒發感謝狀給楊成湛醫師(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