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境外生走訪八通關古道佳心石板屋
認識布農族文化與生態之旅

  為使境外生認識臺灣豐富多元的文化與生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事務處於11月27日舉辦「2021八通關古道佳心石板屋之旅」,透過專業部落導覽使學生認識布農族歷史文化,旅程沿「拉庫拉庫溪」,溯訪八通關古道東段,前往佳心探訪舊部落重建之石板屋,還原早期地景。
  將近30名境外學生分別來自貝里斯、印尼、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香港等地,並邀請外交部專案「臺歐連結獎學金」受獎生共遊,彼等來自德國、英國、西班牙、波蘭、愛沙尼亞及保加利亞等國。師生們帶著敬畏的學習之心,跟著「達娜文化分享空間」2位專業部落導覽的步伐,中文導覽由布農族作家沙力浪(Salizan Takisvilainan)負責,英文導覽則由布農族黃雅憶老師(Tana Takisvilainan),帶領大家回溯百年來歷史戰役、祖先山林生活及歷史。
  行程從瓦拉米步道起點,瓦拉米在布農族語是「跟著我來!」之意。走到佳心(QAISIN)單趟里程為4.9公里,「佳心」在布農族語為(KASHIN),意指「展望良好」。布農族祖先從璞石閣(玉里)回瓦拉米走到佳心剛好是中午時段。佳心族人會問要不要到家裡吃飯(QAISIN),之後人們即稱此地為「佳心」。
  從瓦拉米步道登山口至山風,路途中有豐富的綠色蕨類植物,導覽沙力浪教導如何採集野生月桃葉包裝及辨識適合烹調的野菜。還特別停留在青剛櫟附近,指著青剛櫟樹幹說:「臺灣黑熊雖然有五爪,實際上只有三爪的爪痕留在樹幹上。所以看到黑熊千萬不要往樹上爬,因為他們會爬得比人還快!」
  步道沿途風景壯闊,從山風一號吊橋遙望山景及山風瀑布等,沙力浪特別介紹山風二號吊橋是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的水泥建物。中午在佳心駐在所遺址休憩,享用部落媽媽精心準備的低碳足跡風味餐,有以月桃葉包裝蒸熟之在地米食、精心烹調色香味俱全的蔬菜及魚肉,也都採材自部落周邊。最令境外生驚喜的是以竹筒包裝的釀洛神花茶,整體餐食風味讓境外學生印象深刻,並敬佩族人包裝食材的智慧與美感。
  午餐後下切河谷來到佳心舊部落遺址的石板屋,位於佳心駐在所下方約680公尺處,是走訪重點。在日本殖民時期,位於拉庫拉庫溪中上游布農族人因教育與經濟壓迫,遷移到縱谷平原地區,部落族人從此遠離故居。歲月變遷,布農族青年為修復祖先所建造石板屋,透過文獻及部落長老口述歷史的技藝及知識,重現80年前模樣,也在這重建歷程中被耆老無私的愛以及無盡的智慧感動。
  為尊重住在石板家屋裡的祖靈們,沙力浪與丹娜特別提醒石板家屋的禁忌以及介紹布農族群過去的生活。老師們提到小米對族人而言,視為神聖作物,也象徵著財富,擁有越多小米,越能彰顯家族富有。石板屋遺址上仍清晰見到布農族青年遵循過去先人們疊石方法,堅固且美觀,再次讚嘆先人的智慧。
  東華大學境外生在往返10公里深度八通關古道佳心段之旅,享受到玉山國家公園細心維護的步道,也領略純淨幽靜山林之美,更難得的是透過布農族人親自分享,學習到布農族豐富悠遠的歷史文化。布農族青年返鄉投身文化歷史保存與復興的努力,也對各國同學有很深的啟發,是一趟身心靈收穫滿滿的旅程。(本報新聞中心/報導)


圖:導覽沙力浪教導野菜及植物知識。

圖:境外生享用部落媽媽準備的低碳足跡風味餐。

圖:抵達佳心部落石板家屋。